2024年7月9至13日,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协会教材部承办,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苏州市老年大学、金陵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大学共同协办的全国老年大学教材建设工作研讨暨优质教材(课程)推介交流会在苏州举办。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协会事业发展部、教材部主任李萍,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会长管皎,苏州市老年大学校长王少东,苏州市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200位老年教育界代表参会。我校副校长贺兰芳、财务处处长姚红杰参加了会议。
推介交流会现场
本轮教材(课程)推介交流会共有全国86所老年大学、277本(套)教材参加了15个门类学科优秀教材的评审,经学校自荐、各省推荐、专家评审,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最后审定批准,共评选出全国老年大学优秀教材159本(套),其中优秀出版教材71本(套)、优秀校本教材88本(套)。133所会员单位提交了388门课程参评精品课程,内容涵盖了十五大类通识课程。经过专家评审,选出精品课程110门。这些成绩充分反映了各地老年大学在教材建设和创新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我校校本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中药学(上册、下册)》《推拿保健治疗学》《声乐基础教程(上册、下册)》获评优秀校本教材。我校还荣获全国老年大学百门精品评选优秀组织奖,《42式太极拳》荣获优秀精品课程。
刁海峰在致辞中强调了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必须坚持教材建设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为此要加强队伍的培养和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教材编写团队。同时,他也对建立教材编写的激励机制提出了要求。
刁海峰强调,作为老年大学建设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教材在老年大学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材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本轮优秀教材推荐评审工作,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国老年大学教材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老年大学教学质量,促进新时代老年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会上,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王玉珍、上海老年大学副校长吴新林分别作了关于全国老年大学第三届优秀教材评选、全国老年大学百门精品课程评选的主题发言。
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会长庄俭、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夏瑛分别作了题为《对老年教育教材建设的思考》《数智时代老年教育内涵发展的关注点》的学术报告。两位专家在报告中指出了全国老年大学当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辅助资源建设中的瓶颈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应对举措与建议,对推动老年大学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等五家优秀教材获奖单位、山东老年大学等五家课程建设工作优秀单位以及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等五家精品课程教师代表依次作了交流发言。
副校长贺兰芳在大会上做交流发言
会上,协会教材部副主任、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验收组组长周延军进行了《关于开展立体化教学资源遴选推介工作》的诠释与部署;李萍作大会总结发言并为下一步教材推优及建设工作提出规划。
最后,协会为全国老年大学第三届优秀教材(优秀出版教材、优秀校本教材)获奖单位、课程建设工作优秀单位、首届百门精品课程获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副校长贺兰芳(右2)领取课程建设工作优秀组织奖
财务处处长姚红杰(左5)领取优秀校本教材、精品课程荣誉证书
|